在贵州省德江县有一个传说中的“藏金洞”,据说在这里藏着《西游记》中沙和尚挑行李用过的扁担,这个扁担通体金黄,由黄金铸造,重量更是高达几百斤。
曾经,有不少人觊觎这个金扁担,但他们最终全都无功而返。这金扁担有着一种神奇法力,但凡是拿了这金扁担的人,就会在山洞里迷失方向,只有物归原处,才能安全出洞。
(资料图片)
然而,当地人却很少有人见过这个金扁担到底是什么样子?那么,这个金扁担到底存不存在呢?如果存在,那它跟传说中所描述的又是否一样?一圈三连,点个关注。
科考队寻找“金扁担”
为了揭开金扁担传说的谜团,成都理工大学的万新南教授带着一支科考队去往了德江县,在到达德江县之前,万教授就否定了传说中关于金扁担是沙和尚用过的说法。
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看过《西游记》的都知道,沙和尚挑担用的是自己的武器月牙铲,并非什么金扁担,而且,《西游记》是小说,沙和尚在历史上并无此人。
不过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,这大峡谷的山洞之中也许真有黄金铸造的扁担,万教授一行人到达大峡谷之后,发现这里有着不少天坑地缝的自然奇观,按照常理来说,这地方的石灰岩地层比较特殊,应该是不会有大面积的金属矿藏。
因此,万教授猜测,这里面如果真的有金扁担,那应该是有人特意放进去的,在行走了三个小时左右后,众人终于抵达了藏金洞的入口。
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,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山洞,没走多久,科考队的队员就发现了这个山洞的与众不同,寻常的石灰岩溶洞里都会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这种洞穴沉积物,而在这个山洞里面,却一个都没有。
随着大家继续地深入洞穴,队员们越发地觉得这个山洞的不一般,洞穴的岩壁上颜色鲜艳,和一般的灰白色溶洞完全不同。
在一些溶洞景点之中,当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增加视觉效果,就会在洞里装上一些彩灯,这样就会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觉得那些石头都是彩色的,而这个藏金洞却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彩色溶洞,这使得科考队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奇。
走到这里,万教授就感觉这洞里传闻有金扁担的说法,很有可能是确有其事,这样一个神奇的洞穴,似乎非常符合古代那些贵族藏宝,那么事实真的会是如此吗?
众人顺着那五光十色的通道继续前进,突然,一块类似石柱的玩意出现在众人的眼前,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科考队员,连忙用手电光照了一下,发现那玩意看起来竟然会发出金灿灿的光芒。
难道说,那就是传说中的金扁担?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往前挪动,当他们到达这石柱跟前的时候,所有人都是一副失望的表情,说好的金扁担呢?
发现金扁蛋
出现在众人眼前的,并不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金扁担,而是一块金光闪闪的大饼,难道说,这个藏金洞里真实存在的是一块金饼,而不是什么金扁担?
就在众人疑惑之际,有一个科考队员的手电筒无意中打向了前方,一个金灿灿的圆形物质吸引了众人的注意,那东西直径大概15厘米,高度有2-3厘米,中间黄色的圆形微微凸起,周边是乳白色物质,整体的形象看起来很像现实中的荷包蛋。
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懵圈,大峡谷的山洞之中,怎么会有一个荷包蛋的出现?有科考队员觉得这很不可思议,便伸手轻轻地摸了一下,那触感冰凉,再仔细一观察,发现这“荷包蛋”连着地面,乍一看就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。
科考队的专家围着这个“荷包蛋”看来看去,也没看出什么名堂,这时,有一个科考队员提出了一种猜想,德江这个地方在亿万年前,会不会是一片海洋呢?
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,这位队员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猜想,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他告诉众人,在地中海一带有一种名为“蛋黄水母”的生物,这种水母身体的中间有一个又圆又黄的囊,看起来就跟蛋黄一模一样。
如果,德江这一带在亿万年前是海洋的话,那么这颗洞穴里的“荷包蛋”,会不会就是蛋黄水母的化石?
听完这位队员的解释之后,有一些人觉得有可能,但万教授却直接否定了这个猜想,他告诉队员们,水母的身体95%以上都是水分,其他的都是蛋白质和脂质组成,在水母死后,它的身体会化成水和有机质,被大自然完全吸收。
而且,就目前发现的那些化石来说,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色泽的,而这个“荷包蛋”色泽鲜明,几乎可以肯定,那不是化石。
如果不是化石,那它会是什么呢?这时万教授提出了一种猜想,在自然界中,有着一种象形石,它们的样子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极为相似,有的时候把它们放到一起,还真的会真假难辨。
在我国,有一些比较出名的象形石,它们的价格也都非常不菲,比如台北故宫珍藏的《东坡肉》、评估价1.3亿的《小鸡出壳》以及估价达1.65亿元的《血胆金莲》。
那么,山洞中的这个“荷包蛋”,会不会也是一种象形石呢?万教授拿出仪器对它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,这个“荷包蛋”的“蛋黄”部分,确实是一种矿物质,但并不是人们传说的黄金,而是硫磺,旁边的白色“蛋白”,主要成分则是碳酸钙。
检测出了“荷包蛋”的成分,专家们便开始陷入沉思,这藏金洞的传说是假的吗?不是说这里面有着一根金扁担嘛?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,万教授一拍后脑勺,恍然大悟地告诉大家,这“荷包蛋”就是“金扁担”。
金扁蛋的形成原因
什么?这“荷包蛋”就是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的金扁担?这是怎么回事?万教授看到震惊的众人,便开始解释,其实,在很久以前,应该真的有村民进到了洞里,并且看到了这个“荷包蛋”。
只不过,在后来的口口相传中,出现了偏差。一开始,那村民所说的应该是山洞里有着一个金扁蛋,这“荷包蛋”的形状看起来不就像一个金色扁扁的鸡蛋嘛,而后来的那些村民,没有见过那所谓的金扁蛋是什么样子,在传下去的时候,就慢慢变成了“金扁担”。
听完教授的解释,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,敢情这传得沸沸扬扬的藏金洞金扁担就是一个谐音闹出的“误会”,这下,金扁担的真相算是被彻底揭开了,不过在科考队的面前,还有着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。
那就是这个“荷包蛋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为了解开这个谜题,科考队的队员们在山洞里寻找线索,他们听着那滴滴答答的落水声,便开始猜想,那“荷包蛋”的形成会不会跟这些水有关呢?
想到这里,队员们当即就拿出了检测设备,准备对洞里的地下水和岩石成分进行检测,队员用绳子系在腰间,拿着瓶子去到地下进行采样,这过程非常不容易,那么采回来的水通过检验,结果会是什么样呢?
“PH值应该是在7和8之间,碱性水。”
通过检测,队员们发现洞里的地下水是碱性水,那么从洞顶滴到“荷包蛋”上面的水,会是什么样的呢?随后,他们便对滴下来的水进行了检测,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。
从洞顶滴到“荷包蛋”上的水,竟然有着明显的酸性,专家们纷纷感到奇怪,这山洞的地下水和洞顶的水竟然酸碱程度不一样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这时,有队员联想到了刚进洞时发现的岩壁,那色泽鲜艳的石壁,会不会也跟洞里的水有关呢?为了解开这个疑问,队员们拿着仪器回到洞口的位置,开始对岩壁进行检测。
这次的检测结果同样让众人意想不到,那些岩石里面竟然含有大量的铁矿和硫矿,而这两种物质正是石壁呈现出红黑颜色的原因。
想到这里,专家们也猜出了“荷包蛋”的形成原因,在很久以前,这个溶洞里面应该是有一些碳酸钙沉积物的,但是由于洞顶滴下来的水酸性太强,时间一长,那些沉积物就会被慢慢地腐蚀掉。
而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“荷包蛋”,实际上应该就是被腐蚀得只剩下根部的石笋,因为这洞里有着大量硫酸的缘故,这就使得它们比普通的石笋多了一根黄色的“内心”。
专家推测,这个“荷包蛋”的形成最少经历了上万年,看到这里,队员们都纷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那一滴滴的水滴,竟然能够铸造出如此的奇观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